技术支持 Suppor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采暖供热系统实施问题简析

2020/9/12 15:45:50点击:

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下,建筑物的供热采暖的方式不尽相同,而不同的供热采暖方式又会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环境。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超高层和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主流,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供热取暖方式则成为人们眼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的竖向分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考虑低区系统材料的承压问题,二是便于调控,防止系统出现垂直失调现象。建筑物按层数大致有如下的分类:

  住宅建筑: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30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建筑物总高度在24米以下者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在24米以上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规范上有这样的规定:“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时空调系统宜分区。”由此可以看出,高层建筑供热系统竖向分区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分区高度或层数(例如上海等高层建筑较多的城市一般按80—100米进行竖向分区),实际上各地区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也进行了大量工程及运行实践。

(1)对于一个热源供单幢(或高度相当的几幢)高层建筑时,除考虑材料承压、垂直失调外,还应结合运行成本、控制技术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分区的高度或是否分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甚至就有超高层建筑不分区的例子,上海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88层,420米)在确定空调水系统时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中方专家提出将系统竖向分三个区,安装三套冷(热)水机组分别与之相连;美方专家提出整个系统不分区,而是将机组、阀件及低部系统的材料等进行耐高压材料的单独定货,仅安装一套冷(热)水机组与之相连,同时配置高效自控设备。后者从运行成本、运行管理、局部调控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并且按此方案形成的空调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2)对于住宅建筑,在原有多层及中高层建筑热负荷中出现高层建筑(一般指30层以下)热负荷,由于受到不同的开发商、不同的系统设计、不同的材料等因素影响,给供热单位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单从投资、运行成本来说,对于供热单位并不希望高层建筑进行分区,并希望用尽量少的机组满足这不同高度热负荷的需求,这就引出了如下不同高度建筑与集中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问题。

多层、中高层、高层混合热负荷与集中供热系统的连接

当前,在一些中小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出现在原有的多层或中高层中间,甚至由于地形等原因在同一片新建小区中,也会规划、设计出高度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样供热单位就必须根据建筑分布、高层分区情况、采暖形式、系统材料等诸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与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连接,既要保证热用户的采暖效果,还要确保整个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下面就介绍几种连接方法。

蒸汽(高温水)换热间接供热

例如某小区内的建筑物有多层、中高层(室内供热系统不分区)和高层(室内供热系统分区)建筑。若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室内供热系统连接在一个水网系统上,则系统低点的静压太高,换热机组、低层热用户散热设备等都承压过高,一是设施长时间过高承压,降低了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到运行安全,二是易造成水力失调,使热用户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影响到运行管理和供热节能。因此,宜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同时考虑到多层建筑采暖系统材料的承压问题,对多层建筑敷设单独的分支管道,并在该分支管道上安装压差平衡阀。www.china-heating.com在换热站设两套供热机组,分别供高区、低区系统。另外:(1)还可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情况灵活的将供热机组安装在地下设备层或分区点的技术夹层,从而缩短供热半径,提高供热效果。(2)根据该片区地形和周围热负荷的分布情况,在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后,可将高层建筑的高区系统接入地势高的临近换热站,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设备承压,减小补水泵扬程,实现运行的安全、节能。

二级水网直连供热

例如某小区内的建筑物有多层、中高层(室内供热系统不分区)和高层(室内供热系统分区)建筑。把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低区系统连接为一个水力系统,高层建筑的高区供热系统与热网采用特殊措施直接连接,这样高区供热系统既与低区系统直连,又独成一个系统,该系统供水需要另装中继泵,回水管需要设减压阀。系统运行时,水减压阀可将上层系统的回水压力减至与热网要求符合的数值,高区系统供水管及回水管上设电磁阀;并与水泵联锁,其作用是防止突然性停泵,空气倒灌入上层系统。与水泵并联的调节阀用于调节水泵流量。与水减压阀并联的调节阀用来作为减压阀失灵时的备件。另据有关报道,国内有专家已经针对高区与低区直接连接问题发明了实用新型设备(断流器、阻旋器),就是在安装中继泵、电磁阀等的基础上,在高区系统高点设断流器,与低区系统连接前设阻旋器,使高区系统循环水实现“有压流—无压流—有压流”的转换过程,将回水压力减至低区热网要求的压力范围,实现整个系统分别、有序的循环。

混水直连供热

混水直连是指一级网供水在进入用户系统之前进行混水后再连接。直连供热与混水直连供热相比,在相同管径,相同经济比摩阻的情况下,后者输送热量的大于前者,因此混水直连供热系统在同样管径下供热能力增大。具体做法如下:

(1)可在换热站内一级网供回水之间的旁通管上安装水泵,抽引回水压入供水管,混合后再进入二级网。该方式可提高一级网供、回水温差,减小管径,降低管网初投资混合比μ的计算公式如下:  μ= Gh/ Gw (式中Gh— 混水量T/H ;   Gw— 一级网循环水量T/H)对于现状供热管网,在热网改造困难或无法改造的情况下,可采用提高二级网混合比的方法来增大一级网的供回水温差,以满足热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到此种方式适用于一级网供回水压差能满足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热力站。(2)在换热站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水泵,同时将泵吸入口处的供水管与用户系统的回水管连通,使得该泵同时抽引一级网供水与用户系统的部分回水,兼具加压与混水的两种功能。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混水直连供热系统中一级网供回水压差低于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换热站。

综上所述,多种高度的建筑、多样的供热形式混合的热负荷越来越多我们要根据热负荷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热系统,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推动热力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的常见形式:


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

  都属将煤、重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形式,是世界各国城市供热的两大主要热源形式。采用高参数、大容量供热机组,改造城市低效凝汽式发电厂为热电厂,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用区域锅炉房逐步替代分散的小锅炉房;合理确定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的布局和联合供热方案,这些是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的重要技术措施(见热电厂供热、区域锅炉房供热)。

工业余热

  指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热损失。例如各种工业炉或其他工艺设备排出的高温烟气、冷却水、蒸汽、乏气或熔渣物理热等。工业余热的特点是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数量和参数波动很大。有些工业余热有可能通过热能转换或直接利用,回收部分热能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有些高温余热还可用来发电。因此,首先要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余热利用方案。以工业余热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时,往往要与其他热源联合运行,以提高供热可靠性和调节性能(见工业余热供热)。

地热水
  蕴藏于地层下的热水,具有储藏量、成分和参数因地而异,水温常年比较固定,水质常带有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将它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时,要做好勘探和水质分析,并注意防止管道和设备结垢和腐蚀。地热水供热不污染大气,节约能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热源形式(见地热水供热)。

核能

  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可用来发电和供热。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已有10余座核热电站实行抽汽供热,核供热堆正处于兴建阶段。核能供热具有节约大量矿物燃料、减轻城市运输压力等优点。但据某些资料分析,认为只有建设大型核反应堆,才是经济合理的(见核能供热)。

 除上述热源形式外,如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也利用电能于城市供热。还有的利用太阳能供热,但目前只限于热水供应和单幢建筑物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