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知识

供热收费,难在何处

2020/8/8 14:44:14点击:

城市供热是关系广大城市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收费难的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严重困扰着城市供热的发展和正常运行,影响住户过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社会稳定,成为居民、供热企业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各级政府的难点问题。现在,就供热收费难到什么程度,难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讲几点意见。

一 供热收费难到什么程度

从1993年开始,城市供热收费难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从当年《人民日报》报道长春市一小学校交不了热费至今,每逢冬季供热难收费难的矛盾愈演愈烈。新闻舆论每年冬季也作为热门话题报导。截至1998年东北三省城市供热收费率下降了50%,每年拖欠热费累计为20多亿元。到2000年度,收费难问题更加严重,出现了供热企业无钱买煤,开不出职工工资的恶性局面。相当数量的居民因种种原因不交费或无力支付,因而供热企业长期经费不足,供热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因此,已交钱的用户觉得吃亏,没交钱的反而觉得心安理得。新区物业管理总公司管理辽河、宣庆、红旗、康安等9个住宅小区,供暖面积达370万平方米,尽管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千方百计抓收费,但收费率低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从93年至今,用热户拖欠热费已达百度6000多万元,这只是按应收总额 的70%计算的。若按应收总额计算,用热户拖欠热费将近1亿元,相当于两个采暖期无偿供热。这样沉重的包袱,企业如何负担?在收费难的重压下,企业入不敷出,仅2000年度供热就亏损2000多万元,供热资金缺口严重。尽管如此,在保持稳定的行政命令下,企业还必须坚持供热,这样必然使企业险入恶性循环,导致经营乏力,后劲不足。
二、收费难,难在何处 
热费收缴难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经济转轨时期,供热体制及有关政策没有同步调整。现行城市供热体制是福利“包烧制”体制,是福利制、大锅饭的产物,用热的消费者不交费,由所在单位交纳。“热”同其它商品一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却没有同水、电、气一样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等价交换,公平买卖。供热初始一直把“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沿用计划经济大锅饭的体制,供热的福利色彩掩盖了“热”是商品的概念。居民住宅已经由福利实物分房成功地改革为货币分房,住宅的其它附属设施水、电、气也早已进入市场,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按用量收费。唯有供热还保留着福利“包烧制”,根本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居民交热费意识差,更不利于保证供热质量和节约能源,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必须打好这场攻坚战。

2、东三省的经济状况比较困难,亏损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比重大,下岗职工多,职工收入明显偏低,地方财政实力弱。职工工资中没有热费含量,机关企业中所含的职工取暖费用标准也很低。特别是解危解困住宅小区,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较多,这部分人基本不交热费。受其影响,一些个体户也以各种理由拒绝交费。效益不好的企业,在给职工交热费问题上推诿扯皮,给收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热费收缴机制与新形势不适应,没有形成促进供热商品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按新形势要求,由于热是商品,居民应到有关部门或供热单位交钱购热。而现在仍是由收费员跑户收费,收费方法十分陈旧。在制约和保障机制上,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规定,但在实际收费中没起到多大作用。哈市政府规定对不交热费的经营业户,工商部门暂不审验下年度经营执照,但在实际中工商部门通常以“怕影响税收”为由,不对欠费经营业主做出任何行政约束。法院一般对此类纠纷不予受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拒交热费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上广泛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