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知识

2020供热采暖新闻政策要闻动态大事总结

2021/1/20 9:33:51点击:

2020年我国供热供暖事业继续飞速发展,无论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还是煤改电采暖、煤改气、地热供暖、南方供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生物质供暖等等,都有很好的表现。展望2021年,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供热行业必将迎来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总面积超210亿平米,清洁供暖面积为116亿平!


近期出版的《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总面积211亿平方米。

其中,城镇供暖面积141亿平方米,农村供暖面积70亿平方米;清洁供暖面积为116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为55%。全国清洁供热相关企业82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17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截至2019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率达55%,略高于2019年清洁供暖率50%的中期目标,散烧煤替代约1亿吨,超额完成散煤消减7400万吨的中期目标,清洁供暖工程实施力度很大。

随着北方地区的深入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已经进入下半场:城镇大多进入扫尾阶段,农村开始起步。与此同时,清洁供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取暖成本居高不下、财政补贴压力大、企业投资回收慢、工程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等,农村供暖成为难啃的“骨头”。2019-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工作新增量约一半在农村地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和电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需要大量投资,前期财政压力大,气源也难以保障。另外,农村房屋结构普遍简易,保温效果差,建筑能效较低,清洁供暖往往要先进行房屋保温节能改造。受成本及生活习惯影响,收入低居民很难承受电取暖或气取暖高额费用,对政府补贴退坡心存忧虑,农户使用意愿较低,推进难度较大。

山东三年时间新增煤改电供暖面积超亿平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从2017年至今山东省累计完成98万户煤改电洁采暖,新增供暖面积1.02亿平方米。预计今年一个采暖季,全省将节约标煤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8万吨、二氧化硫2万吨、氮氧化物1万吨。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11.3亿元,用于“煤改电”用户配套电网工程,新建35千伏及以上线路1693.09千米、新增变电容量1106.05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7689.91公里,新增变压器7029台、246.4万千伏安。

据介绍,今年的山东省煤改电清洁采暖35.84万户,涉及的配套电网工程已于10月20日全部竣工,其中,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7个大气污染防治的通道城市31.75万户,占比88.59%。国网山东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副处长张海静说:“今年全省推广的集中式电采暖有8.91万户。从往年运行情况来看,集中式日均取暖时长为分散式的3.5倍,具有更好地实际取暖效果和环保减排成效。”

河南出台供暖政策推动地热能供暖发展

11月,河南省印发《河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11月15日前,全省完成“双替代”供暖100万户,年底前完成140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任务。全省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基本建成无散煤区。

方案要求,2020年年底前,全省23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全省74家水泥熟料企业及粉磨站全部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


2020中国供热学术年会召开,可再生能源供暖受关注

2020年8月末召开的2020第三届中国供热学术年会获悉,截至2019年底,北方供热热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供暖仅为3%,发展潜力巨大。专家建议,应加快增加新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应用规模,实行合理的终端消费,从热源到用户端形成完整的供热体系,通过技术的调节、设备的组合、产品的应用,使“合理供热”与“节约用热”并重,推进清洁取暖更加高效、低碳。

煤改气方面:大量集中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燃气壁挂炉在新建建筑占比不断增加;
煤改电方面: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等方式在北方遍地开花。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介绍,热电联产是清洁供暖的另一种主要方式。2013—2018年,北方供热热源结构中,热电联产增加了7%,截至2018年底,燃煤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北方城镇供热热源中占比达45%。

“在大比例发展风电、光电背后,仍需要8—10亿千瓦的火电厂来解决冬季电力不足的问题。北方地区利用4—5亿千瓦的火电装机余热就可以满足供暖基础负荷,再用燃气末端调峰,发展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为主要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低碳能源结构的选择。”他表示。

江亿介绍说,围绕清洁供暖需求,太原、银川、济南、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郑州等北方7个省会城市都相继研究规划和建设了大型热电联产和长输管道工程。“但是目前国内热电联产机组普遍出力不足,供热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供热潜力仍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新建热电联产机组应以确保存量机组充分利用为前提。”

南方供暖城市top10榜单发布:合肥、贵阳、武汉、杭州成为典范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报告,旨在推动绿色、高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兼容的南方供暖特色模式。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南方城市已有不少供暖探索实践,其中,以合肥、贵阳、武汉、杭州4个城市供热模式为示范典型。

据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滢介绍,合肥“政府主导、市政推动”模式、采用市政工程推动区域供暖发展,通过工商业供热带动居民供暖;而贵阳“央企主导、政府示范”模式则由央企提供多能互补供暖技术,再由政府对供暖项目进行推广,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与清洁供暖;武汉“政府搭台,特许经营”模式,具体为供暖企业利用现有热源,发展多能互补能源站,实现政府监管和市场发展结合;杭州“市场自发、百花齐放”模式,即为定制居民分户供暖方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取暖需求。

除供热模式外,报告还结合“需求、供给、政策”三个维度,对“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夏热冬冷”地区共133个城市进行了供暖市场潜力评估。暖通空调微信圈子调研结果表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镇江、常州、武汉、宁波为南方供暖市场潜力top10城市,供暖市场潜力较大的南方城市大部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

报告还对top10城市供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能源消费支出、固定设备投资),就业影响(就业人数)和环境影响(碳排放量)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到2025年,上海、武汉和南京的供暖用户数量分列前三位,到2030年,上海的区域供暖用户将达到400万户,分户供暖用户将接近600万户,南京将超越武汉,位列第二位。


黑龙江省发文推广智慧供暖和清洁供暖

2020年8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

实施方案中称,加快推广智慧供暖,坚持市场化原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自动化设备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物联网系统、云服务开发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提质增效、安全供热。

1.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在不具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可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锅炉。用好国家批复我省的民生背压机组建设指标,重点加快建设哈尔滨华能异地搬迁、华尔热电等项目。全省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哈尔滨市、绥化市、肇州县和肇源县分别新增1800平方米、170平方米、80平方米和200万平方米。

2.加快推广智慧供暖。坚持市场化原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自动化设备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物联网系统、云服务开发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提质增效、安全供热。哈尔滨市要按照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方式,总结哈投集团智慧供暖项目经验,在先期试点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术成熟度,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3.稳步实施清洁供暖。坚持“以气定改”,鼓励具有稳定冷热电需求的园区和企业开展分布式天然气供暖。推进哈尔滨新区供暖示范、松北环西热源厂天然气供暖、华能新阳供热厂燃煤改燃气锅炉等项目建设。推进哈尔滨市中惠中德科技小镇电供暖项目建设,在有条件地区探索电供暖模式。鼓励燃煤企业使用优质煤炭,加强煤炭全过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煤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违法行为。


全国供热最大规模清洁燃煤热源厂项目开工

太原市集中供热阳曲热源项目2020年7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太原市城区和阳曲县城区的集中供热基础热源,建成投运后,将负责向太原市城区1500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和阳曲县城500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提供热源。该项目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将用两年时间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将弥补集中供热热源缺口、促进供热全覆盖、提高供热系统安全性。

集中供热作为绿色环保的公用事业,既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碧水蓝天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太原市热力集团公司作为省城集中供热建设的主力军,不断加快建设速度,近五年累计完成扩网7800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司有8个热电联产热源和5个大型热源厂,供热面积突破1.55亿平方米,覆盖72%以上的市区用热面积。
该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其中,投资14.9亿元建设1座大型燃煤热源厂,包含6台168兆瓦燃煤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以及上煤、除渣系统,同步建设烟气脱硫和脱硝设施,烟气排放达到山西省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是全国供热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热源厂。